显示标签为“Others”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Others”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0年2月24日星期三

Programming Is Like Sex


because…




  • One mistake and you have to support it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Michael Sinz)

  • Once you get started, you’ll only stop because you’re exhausted.

  • It takes another experienced person to really appreciate what you’re doing.

  • Conversely, there’s some odd people who pride themselves on their lack of experience.

  • You can do it for money or for fun.

  • If you spend more time doing it than watching TV, people think you’re some kind of freak.

  • It’s not really an appropriate topic for dinner conversation.

  • There’s not enough taught about it in public school.

  • It doesn’t make any sense at all if you try to explain it in strictly clinical terms.

  • Some people are just naturally good.

  • But some people will never realize how bad they are, and you’re wasting your time trying to tell them.

  • There are a few weirdos with bizarre practices nobody really is
    comfortable with.

  • One little thing going wrong can ruin everything.

  • It’s a great way to spend a lunch break.

  • Everyone acts like they’re the first person to come up with a new technique.

  • Everyone who’s done it pokes fun at those who haven’t.

  • Beginners do a lot of clumsy fumbling about.

  • You’ll miss it if it’s been a while.

  • There’s always someone willing to write about the only right way to do things.

  • It doesn’t go so well when you’re drunk, but you’re more likely to do it.

  • Sometimes it’s fun to use expensive toys.

  • Other people just get in the way.

2010年1月25日星期一

In memory of last email from my mentor

Thank you. It was very nice being your mentor. If you ever happen to
come to the US, you are also free to visit me. I live in the Southwest
NM, which I find very beautiful (although it is a desert -- which some
people don't like).

I think you have a tremendous amount of potential to do amazing things
in Computer Science. Here are my top 5 things to remember for success
in life:

-- You are capable of far more then you realize.

-- Everyone has something to teach you. Listen to all those around you,
but make your own judgments on if they are right or not.

-- Challenge yourself. If you are having an easy semester, you haven't
signed up for the right classes

-- Don't be afraid to fail spectacularly. One of the reasons why I
think all students should write a kernel module is because a
poorly-behaved kernel module can take your whole system down, destroy
data, etc....but once that has happened a couple of times, you are no
longer intimidated by the prospect of failure, and you can start really
learning.

-- Have fun. Get outside. Exercise. Enjoy nature. Life shouldn't be
all computer science. Pick at least one hobby tha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omputers and go out and do it at least once a week.

Feel free to email me anytime. Just because I am no longer officially
your mentor does not mean we cannot communicate :)

Sonja Tideman

2010年1月9日星期六

万里长城万里空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新科进士叫张廷玉,在长城城墙上“涂鸦”,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的诗句,碰巧被前来巡视的康熙看见了。康熙没有将其定性为“不稳定因素”,反而当众宣布大清朝从此永不筑长城,并对张廷玉委以重任。

这件事被史学家传为美谈,不可否认,满人康熙比汉人皇帝有足够的自信,不会因为一句诗句而搞文字狱(读者注:满清文字狱还是比较严重的哦),更重要的是满族统治者从汉人统治的失败中悟出一个道理:长城再坚固也保护不了一个精神懦弱和愚钝的民族。

秦始皇修筑长城,一方面防止墙外的"野狼"入侵,另一方面,把人民当作牛羊圈养起来。中国统治者从来就是把土地和人民作为自己的财产,没有给他治下的国民以做人的尊严,所以秦始皇才会想到焚书坑儒,消灭人民的思想,他以为这样就可以保住秦氏江山“万代红”,没想到一个无法构筑精神长城的民族注定是不堪一击的。果然没几年功夫,秦氏天下就改姓了。

秦始皇失败了,后来的中国统治者仍没有吸取前车之鉴,失败多于成功。到了蒙元时代,汉人的子孙几乎被蒙古人灭族。到了热衷续修长城的明王朝,长城还是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子孙,最终让一个小小的关外民族捡了个大便宜,中华大地一夜之间成了满人的大牧场。

与西方的封建君主相比,中国君主不如西方君主明智。例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她可以让她的人民自由思考,懂得引领她的人民去开拓疆域。所以,英国人有牛顿、亚当密斯(《国富论》的作者),而中国没有,即使有早也被埋到土坑里去了;所以英国人的后裔注定要在这个星球最为丰饶和广阔的土地上幸福生活,上帝也会把创世的奥秘告诉他们。
中国统治者很可怜,引领一群软弱如牛羊的愚民,在世界面前炫耀自己的富有和强大,被人耻笑和蔑视还不自知。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和他们拥有的思想自由度成正比,没有强大的精神长城,再坚固的石砌长城其结果也逃脱不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的结局。

转自:http://blog.66wz.com/?uid-215007-action-viewspace-itemid-171034

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

七大IT狂热门派,你属于哪一派?

如果你在技术圈子泡了太久,有些东西就开始进入你的骨子里——可能会是一个小发明,可能是你喜爱的一台老式电脑,或者你花了几个月才弄懂的编程语言。然后,你就会发现:生活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它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你开始认同它,甚至建立起一个信仰系统;你开始定期参加会议,和其他人一起,并公开的蔑视其他团体的成员…… 在你意识到这一点时,恭喜你!你已经成为某一个IT门派的一员了。

“人 们会对他们所使用的技术产生保护性和族群性的感情,”心理学家Michael Jolkovski说,“把这种感觉称作帮派、宗教或门派是非常贴切的。”Jolkovski补充说,他属于苹果的门派,并耐心地等待购买新产品的指令。 当然,有些人不喜欢“门派”这个词,所以称为俱乐部也可以,只要它让你感觉更好。

无论哪种方式,来看看你是不是已经属于以下七个最大的门派了——当然,编者提醒您:限于国情等因素,也许您不属于以下列举的七大门派之一;但如果您已经符合了上述行为特征,那么您已经成为“道”上的人了。

技术门派之一:Palm道(The Way of the Palm)

立派时间:1996

总舵所在地:Palm论坛

掌门人:Jeff Hawkins、Donna Dubinsky

镇派之宝:Pilot 1000和Pilot 5000

1996年秋天,Jonathan Ezor走进一家音乐商店,在那里他遇到了他的第一部Pilot 1000。这并不完全是宗教的体验,但改变了他的生命。他被Pilot完美的Graffiti输入法震惊,从此成为了它忠实的拥护者。【编者 注:Pilot 1000是世界首款获得成功的PDA产品,最初发布于1996年3月。虽然Pilot 1000只有128K内存和一个绿底黑字的单色屏幕,但它是移动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开启了此后轰轰烈烈的PDA市场,也使Palm Pilot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

Ezor说他已经拥有7个Palm PDA,他估计至少有200人在他的推荐下购买了Palm。他还承认,在极少数情况下他才会使用笔和纸,有时会发现自己在用Graffiti写字。

你可以识别真正Palm门徒,因为他们经常兴高采烈的围在一起通过Palm的红外端口来共享联系信息和免费软件。另一个分辨他们的办法是看他们是不是像拿着电视遥控器一样拿着Palm。

Palm的支持者们度过了几年的困难时期。在良好的开端之后,Palm被一次次的收购和分拆。原来的Palm领袖Jeff Hawkins和Donna Dubinsky也历经了离开和重返的风波。

Palm无奈地采用Windows Mobile系统让支持者们感到沮丧,无能为力的看着BlackBerry和iPhone超过他们——而据在两周前发布的消息,谷歌也在4月发布了Android 1.5的SDK,宣告了T-Mobile G1 加入了竞争者行列。

对Palm门派的追随者而言,也许Palm Pre和WebOS的到来寄托着他们对Palm复兴的希望——正如此前报道的,2009CES 上Palm 发布了新款手机Palm pre,而且随着这部手机的发布让Palm 低迷的股价暴涨。

但评论指出,Palm pre以及Web OS诞生的意义,也许只是证明Palm 还“活着”而已。

技术门派之二:Ruby兄弟会(Brotherhood of the Ruby)

立派时间:1994

总舵所在地:RailsConf大会、RubyConf大会

掌门人:Matz、David Heinemeier Hansson(DHH)

道上切口(口号):MINSWAN(Matz好所以我们好)

编程语言Ruby和其年轻时尚的小兄弟Ruby on Rails(RoR),经历了多年的奋斗,Ruby的追随者们终于发现自己正在被主流接受。

“它让我们感觉高人一筹,”Ruby on Rails的开发者Obie Fernandez笑言,“另外,我们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很多阻力,这使我们更加团结。”

Ruby是1994年由Yukihiro Matsumoto开发的,人们习惯称他为“Matz”。他想创建一个脚本语言,他形容为“比Perl更强大,比Python更面向对象。”围绕着 Ruby,一个开源社区很快形成,社区的理念是MINSWAN,即“Matz好所以我们好。(Matz is nice, so we are nice.)”

2004年,David Heinemeier Hansson(DHH)开发了Ruby on Rails,以Ruby的应用框架为基础,能够快速开发美观的网站。与Matz的含蓄不同,DHH喜欢在会议上发布爆炸性的言论。不过,RoR迅速获得了 成千上万的追随者,其中包括几家财富500强的企业,其中不乏Twitter、Yellow Pages这样的大腕!而在此前公布的TIOBE 2009年4月的编程语言排行榜中,Ruby历史性地进入前十,也体现了其良好的增长态势。

技术门派之三:Ubuntu部落(The Ubuntu tribe)

立派时间:2004

总舵所在地:Ubuntu开发者峰会

开山始祖:Linus Torvalds

掌门人:Mark Shuttleworth

门派吉祥物:獾、公鸭、蜥蜴、小鹿、长臂猿、苍鹭、野山羊、野兔、考拉(Breezy badgers, dapper drakes, feisty fawns, gutsy gibbons, hardy herons, intrepid ibexes, jaunty jackalopes,依次按字母顺序排列)

作为Debian部落的一个分支Ubuntu可能是Linux信仰体系中最大的一个分支,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它更容易被不那么精通技术的爱好者所接受。

“Ubuntu是更强大的更用户友好的Linux发行版,受到初级和中级用户社区的普遍接受,”出版商Scott Steinberg说。“用户的参与是值得欢迎的,社区一直在真诚的努力以确保Ubuntu的普遍流行。”

Ubuntu代码由一个120多位知名人物的理事会管理,另外还有55个神秘的核心开发人员和成千上万的底层程序员。然而,它有一个唯一的统治者,他就是Mark Shuttleworth,Ubuntu的商业赞助商Canonical的CEO。

虽然单词“Ubuntu”源于非洲的哲学,意思是“集体造就了我”——Ubuntu源于非洲祖鲁人和科萨人的语言,发作oo-boon-too的音。而在中国Ubuntu更标准的中文发音大约为“乌班图”。

虽然Ubunutu社区之间的分歧也很多,不过就总体而言,Ubuntu的社区联系紧密,管辖良好,在与Windows、Mac和其他Linux版本的追随者的斗争中丝毫不落下风。

技术门派之四:Commodore人(The Commodorians)

立派时间:1982

总舵所在地:CommVEx、C4博览会、Commodore世界

掌门人:Jack Tramiel

长老:Jim Butterfield (1936-2007)

镇派之宝:Commodore C65

Commodore人认为只有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而且宽度是8位的。

【编者注:Commodore 64被认为是最好的计算机设计之一。1982年,Commodore International公司发行了这款8位家用计算机,价格仅595美元,具备64K的RAM以及比当时的IBM PC兼容机优胜的声音和图像。】

从1982年到1994年,Commodore 64是最成功的个人电脑,取得了超过30万台的销售,许多人甚至目前仍在使用。

有许多网站和多个会议专门为C64召开(也包括它的最后一个姐妹版Commodore 128),Commodore社区虽小但很繁荣。

“Commodore 8位的用户是计算机世界的活化石,就如同那些老大众甲壳虫汽车的收集者,”Eric Brown说,他的网站专门为旧硬件如C64和C128提供网络接入。“信不信由你,如今仍然有人在为C64/128编写新的软件,也仍然有人通过旧的 C128上网和处理电子邮件。”

技术门派之五:Lisp追随者(The Order of the Lisp)

立派时间:1958

总舵所在地:国际Lisp会议

掌门人:John McCarthy

长老:Paul Graham、Peter Norvig

道上切口(口号):人工智能编程的模范

已经躲藏起来的Lisp语言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力量,作为下一代计算的核心。它是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紧密结合的语言,在70年代后期,Lisp随着人工智能的声誉下滑而步入低谷。

对专家系统的反抗导致了“AI的冬天”,国际Lisp会议主席Dan Weinreb说,“人工智能几乎成为一个反面词汇,LISP也被拖累。”

Lisp语言分裂成几十种方言,它的追随者也分散在网络上。但它在学术界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力量。

尽管已经超过了50岁,但Lisp正在日益吸引人们的兴趣。去年3月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的国际Lisp会议有超过200个与会者,是07年的两倍。Lisp语言仍在商业使用,Weinreb说,“有些公司秘密的使用Lisp但却不敢公开,这是非常愚蠢的。”

让我们看看其他语言高手的评价吧!据资料显示,著名Java高手、Jolt大奖获奖作者Bruce Tate在2007年发表的《编程语言的王道:Lisp之美》中这样说到:

“Lisp 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伟大的编程语言之一。其漫长的发展过程(接近五十年)中引发的追随狂潮表明:这是一门非同凡响的语言。在 MIT,Lisp 在所有程序员的课程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像 Paul Graham 那样的企业家们将 Lisp 卓越的生产力用作他们事业成功起步的推动力。但令其追随者懊恼万分的是,Lisp 从未成为主流编程语言。作为一名 Java程序员,如果您花一点时间研究 Lisp 这座被人遗忘的黄金之城,就会发现许多能够改进编码方式的技术。”

技术门派之六:中型机守护者(Monks of the Midrange)

立派时间:1960

总舵所在地:Common 2009

掌门人:Frank Soltis博士

门派秘笈:IBM红皮书

镇派之宝:AS/400

就像比他们还要年长的兄弟对IBM大型机的崇拜一样,IBM中型机系统的守护者们每年也要聚集在一起庆祝IBM的 i、iSeries、i5/OS和AS/400。虽然这个集团的历史几乎可以追溯到真空管的时代,但它仍然拥有超过4000个成员,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为 Power Systems系列保持着火种。

【编者注:也许已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IT用户已经对AS/400等中型机相当陌生,但AS/400绝对可以成为 跻身计算机发展史的一款经典产品。作为IBM的中小型商用计算机系统,AS/400自问世以来在全球的安装量已经超过60万套,行销150个国家,广泛应 用于流通、金融证券、制造、运输行业。《财富》杂志排名中,前100家大企业中有93家使用AS/400,前1000名企业中有850家选择AS /400。】

虽然信仰极为坚定,但中型机守护者也是愿意合作和思想灵活的,并愿意把新技术比如AIX和Linux纳入其古老的信仰中去。

技术门派之七:牛顿道(The Tao of Newton)

立派时间:1993

总舵所在地:全球牛顿会议

掌门人:John Sculley

门派秘笈:牛顿使用指南

门派宿敌: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苹果公司CEO)

一个已死的东西怎么可能复生?

想知道答案,可以去问一下Apple的MessagePad,也就是通常说的牛顿PDA的门徒。

1993年牛顿PDA以丰富的宣传带着夺目的光环亮相,并且迅速发展了一批支持者。但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人们开始头疼牛顿PDA的笨重和昂贵,还有它的小故障,最著名的要数屡遭嘲讽的手写识别。他很快就被个头更小,更便宜的PalmPilot占据了市场。

1997年,在重返Apple几个月后,Steve Jobs(史蒂夫·乔布斯)终止了项目,而得到的是牛顿追随者们永久的敌意,他们在Jobs演说时高举手中的PDA。

跌了一跤,但没有被打败,牛顿的追随者继续开发软件作为开源项目。MessagePad的黑客们自行添加了对 MP3、Wi-Fi、GPS以及蓝牙的支持,名为爱因斯坦的项目为夏普Zaurus系列和诺基亚770等建立起仿真的牛顿系统,包括苹果的Mac和 Windows PC。每年,牛顿的门徒都要召开全球牛顿会议,讨论各种软硬件问题,并且推广牛顿平台。(来源:网界网)